2010 年的比特币还处于萌芽阶段,鲜为人知,购买渠道和流程与如今大相径庭,充满了早期数字货币的原始特征。
那时并没有如今成熟的大型交易所,购买比特币主要依赖早期的小众平台。2010 年 7 月上线的 Mt.Gox 是当时较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不过初期功能简陋,更像一个论坛式的交易场所。用户需先在平台注册账号,流程简单,无需复杂的身份验证,这在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下十分常见。注册完成后,就能在平台的交易板块发布买卖信息,等待其他用户回应。
除了 Mt.Gox,一些早期的比特币社区和论坛也是交易的重要场所,比如比特币官方论坛 BitcoinTalk。在论坛里,用户会直接发帖表示想购买比特币,留下联系方式后,与卖家私下沟通交易细节。这种交易方式完全依赖双方的信任,没有第三方担保,风险较高。
支付方式也极具时代特色。由于当时比特币价值极低,2010 年 5 月甚至发生过用 10000 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的事件,所以交易金额普遍不大。支付手段以 PayPal、银行转账为主,部分交易还会采用现金邮寄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安全性差,但在缺乏统一支付标准的早期,却是常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2010 年购买比特币的人大多是技术爱好者或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极客,很少有人能预见其后来的价值爆发。当时的交易缺乏监管,平台稳定性差,甚至会出现服务器故障导致交易中断的情况。而且,存储比特币的钱包工具也不成熟,很多用户直接将比特币存放在交易平台,存在丢失风险。
总的来说,2010 年购买比特币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冒险的经历,那些早期参与的人,既是数字货币浪潮的见证者,也无意中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金融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