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Pay 钱包诞生于 2010 年,总部位于英属维尔京群岛,支持多币种交易和电子钱包管理,能让用户便捷地进行网上购物、跨境转账、兑换及收发电子货币等操作。从其功能特性看,若处于合规监管框架内,这些功能可极大提升支付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在中国,金融领域的监管有着严格且明确的规定。
依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在中国境内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取得支付业务许可。OKPay 作为境外支付服务提供商,并未获得中国官方许可在中国开展支付业务。其既未满足境内非银行支付机构设立的审批要求,也不符合境外非银行机构为境内用户提供跨境支付服务需在境内依规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规定。
在实际执法案例中,OKPay 钱包的非法性体现得更为明显。2023 - 2024 年,湖北广水市公安局与检察院破获一起案件,周某、陈甲自 2022 年 10 月起成为境外 OKPAY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代理,利用该平台以虚拟货币 U 币、OK 币为媒介,进行虚拟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支付结算业务。经调查,该平台开展的支付结算业务未得到中国金融主管部门许可,属于非法金融活动。OKPAY 平台被定性为专为上游黑灰产资金提供洗钱服务的非法应用程序,周某、陈甲等人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案例清晰表明,未经许可利用 OKPay 钱包开展相关支付结算业务,严重扰乱了中国的金融市场秩序,是明确的违法行为。
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关联角度看,OKPay 钱包由于监管缺失,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过往有犯罪分子通过 OKPAY 软件支付虚拟币进行资金转移,例如在一些网络犯罪团伙的资金结算、“跑分” 平台运作中,OKPay 钱包频繁出现。这种被滥用的情况不仅损害了个人财产安全,也对社会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一步凸显了其在中国不受法律认可的现状。